Search

無論武漢病毒的結果如何,它勢必都將加速數位經濟的發展,而無法轉型的傳統企業,則勢必將加速遭到淘汰。接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無論武漢病毒的結果如何,它勢必都將加速數位經濟的發展,而無法轉型的傳統企業,則勢必將加速遭到淘汰。接下來的一年,我預測,會有更多董事會積極尋找有經驗的六、七年級創業家,藉由與我們合作,促進自身企業的翻轉,成為在新時代能生存、獲勝的物種。

#天下專欄 #不想數位翻轉變翻船 #企業應速交棒六七年級

透過網誌、專欄高喊數位轉型近 10 載,令人慶幸的是,來到 2020 年,它已經成為企業界的主流議題,我不需要再費力說服任何人,但壞消息是,這扇窗也正在關閉。

在 2019 年,我們看到台灣電子商務龍頭 momo 營收正式突破 500 億,來到 518 億,較 2018 年成長 23%;另一方面,實體零售巨擘遠百年營收下滑 3%,剩下 379 億,兩者一年前還相差不多的營業規模,在短短 12 月內拉開 4 成的距離。

廣告業方面,在 2019 年中,我們看到了數位廣告發布 2018 全年產值,來到 390 億,較 2017 年成長 18%;同一時間,五大傳統媒體在 2018 加總產出 324 億,較 2017 年衰退 2.4%,同樣讓一年前相差不多的規模,拉開達 2 成的距離。

這樣的死亡交叉現象,不只發生在零售與廣告產業,也正蔓延至各種垂直領域。講到底,其實是類比世代開始大量退休,而數位原生世代陸續加入工作、消費族群,所必然帶動的板塊位移。

再給它 10 年,我們基本上可以篤定的說,數位將全面接手。換言之,十年後,沒有數位競爭力的企業註定要潰敗。

所以往前走,企業沒有原地打轉空間,必須加速轉型;其中,交棒第一代數位原生的六、七年級生,恐怕已是非做不可的工作。

你看,在數位產業的開端,大家都是新手,一起摸著石頭過河,人人都有機會。但時至今日,產業已發展四分之一世紀,積累既廣且深的 Know-How,這時還要從零開始追趕,機率恐怕是渺茫。所以,與一路跟著數位產業成長的六、七年級世代領導人合作,是成功機會相對較高的選擇。

同一時間,優秀的次世代領導人並非無限供應,20 年來一波又一波的浪濤沖刷,能堅持在海上不斷突破自我的人幾稀。換言之,企業每躊躇一刻,不僅大環境加速變遷,連轉型所需要的關鍵資產也將持續被對手佔據。

所以,醒來吧各位企業主、董事長、董事會,在數位轉型大賽進入下半場的 2020 年,你是該大刀闊斧改變了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